badges edit・社區慈善
培育青年創科生力軍
公益慈善研究院與馬會攜手支持「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」
2025年08月01日


創科不僅能推動可持續經濟發展,更有助提升香港在全球產業中的競爭力。國家《十四五規劃綱要》提出,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,而青年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力量。
為了培育青年創科人才,公益慈善研究院及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合共審批撥捐1.5 億港元,支持中國宋慶齡基金會(「宋基會」)推行,香港青年協會作為策略夥伴,為期三年的「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」。
為了培育青年創科人才,公益慈善研究院及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合共審批撥捐1.5 億港元,支持中國宋慶齡基金會(「宋基會」)推行,香港青年協會作為策略夥伴,為期三年的「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」。
圖註: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席李斌(中)、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兼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信託人黃嘉純(右三)、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沈蓓莉(左三)、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、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農融(右二)、公益慈善研究院董事兼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(左二)、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張吉明(左一)及香港青年協會會長陳維安(右一)於6月3日為「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」啟動禮擔任主禮嘉賓
圖註: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兼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信託人黃嘉純表示,公益慈善研究院及馬會支持開展這個項目,為立志成為未來創科領袖的青年人提供學習機會
這個項目是公益慈善研究院與宋基會的首個戰略合作,旨在培養香港青年創新科技人才。項目以「產業-學校-社區」協作模式,把內地和香港最好的資源整合,達致最佳學習成效,並深化兩地創新理念與創意思維的交流,促進文化共融。
項目參加者將接受為期一年的系統化培訓,内容圍繞四大主題:人工智慧、航空航天與工程技術、機械人及新能源。培訓課程透過交流探訪、大師講堂、工作坊、專家導師指導及深度實踐訓練營等活動,增加參加者的創科興趣,協助他們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,並參與更多國内外交流和比賽。
完成課程後,項目會為學生及早裝備,提升競爭力並提供多元出路,為創科發展儲備具有國家和國際視野的未來生力軍。項目同時亦會為教育界提供專業培訓、特製教材套和交流平台,提升整體教學能力。整個項目預計能培育超過2,000 名創新科技青年及提升約500 名資訊科技教師的教學能力。
這個項目是公益慈善研究院與宋基會的首個戰略合作,旨在培養香港青年創新科技人才。項目以「產業-學校-社區」協作模式,把內地和香港最好的資源整合,達致最佳學習成效,並深化兩地創新理念與創意思維的交流,促進文化共融。
項目參加者將接受為期一年的系統化培訓,内容圍繞四大主題:人工智慧、航空航天與工程技術、機械人及新能源。培訓課程透過交流探訪、大師講堂、工作坊、專家導師指導及深度實踐訓練營等活動,增加參加者的創科興趣,協助他們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,並參與更多國内外交流和比賽。
完成課程後,項目會為學生及早裝備,提升競爭力並提供多元出路,為創科發展儲備具有國家和國際視野的未來生力軍。項目同時亦會為教育界提供專業培訓、特製教材套和交流平台,提升整體教學能力。整個項目預計能培育超過2,000 名創新科技青年及提升約500 名資訊科技教師的教學能力。
你可能感興趣